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东部各省市地区,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销售情况出现分化,以浙江、广东为首的部分省市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增速均超过20%,而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区增长速度却很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状况。
从数据上来看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已经产生轮动效应,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投资之所以产生分化与三四线棚改政策是分不开的。
在过去几年为了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一直采取的都是一二线严控,三四线去库存的战略,既能增加政府收入保证业绩又满足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目标的棚改货币化便成了三四线城市首选政策工具,也正是因为该政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同时房价也是一路高歌其增速甚至一度领跑一二线城市。
虽然棚改货币化改革标志着三四线城市整体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任务告一段落,但事实上棚改货币化改革是因地制宜的,国家并非采取的一刀切的战略,而是根据各个地区去库存状况对部分房地产市场收紧,对剩余的库存消化不是很好的城市依旧是定向防水。
而目前我国房地产的现状是三四线领跑一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稳中有跌,二线城市流动性渐失,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支撑起了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各项增长指标,棚改货币化改革因地制宜所产生的区域差别就直接导致了各省市房地产投资呈现分化的状况。
同时从中美贸易战背景和我国目前经济政策总趋势来看,房地产投资分化也是合乎情理。
作为一个出口大国,自中美贸易开战以来,我国的净出口是在不断减少的。投资、消费、出口被成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过度依赖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一大弊病,在中美贸易的外立强压下,扩大内需终于被提上日程,正如前几日政治局会议所申述,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
但是横观来看内需,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消费观念都有关,其增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投资相对来讲执行性更高,但政策方面对资金进行松绑,仍然不能唤起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热情,对当地政府来讲房地产投资可能是完成指标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
响应降杠杆到稳杠杆以及三大攻坚战呼吁,对于资金集中型房地产行业各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的情况来斟酌采取何种开发方式,或许是土地的成交,或许是已成交土地施工量的增加。杠杆控制严格的地区就会稍稍松绑利用相对红利期加紧土地买卖和工程建设,在风险边缘徘徊的地区则会保持谨慎的态度收缩投资,因此地区风险杠杆状况的不同自当然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产生影响,导致投资出现分化。
特别说明的是租赁市场的发展也将会对房地产的新建投资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房地产商来说租赁新规带给他们的是一个难得的政策红利期,土地获取成本相对较低,而租赁租金是日渐上升的,转化为房东简直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对于目前已经出台了相关租赁规定的城市比如福建、杭州两地区来讲,自持性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投资所产生的支持成作用不容小觑,这或许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投资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对投资的地区性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或将逐步扩大。
综上,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分化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力下形成的,并且这种分化的趋势有可能会进一步向内陆地区扩张。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由于各个地区存在差别,这样投资分化的现象的存在是合乎情理的,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差异做好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