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可交易的商品,房价开始由市场经济供需关系决定了。近几年,受到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环比涨幅逐渐缩小,预计2019年行业盈利变化和政策环境一直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下是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
自2004年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制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五年。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房地产不仅对GDP增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房地产行业分析,在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房地产行业已经迈上新的平台。
2015年至2017年,是城市需求热度从东部向中西部蔓延的过程,三四线城市销售也高歌猛进,成交创历史新高。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而进入2018年后,这种热度蔓延的趋势进一步扩散、进一步下沉,但增速呈现放缓。前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仅同比增长1.3%,4月单月同比增速已转为负增长。分结构来看,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开始面临增速回落,相对而言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热度依然维持,这也符合近期调研的结论。积极的因素体现在重点一二线城市,虽然整体还是处于负增长区间,但是降幅在二季度开始明显收窄,一线城市也是在5月近两年以来首次重归正增长。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增速差在经历了2017年的持续扩大后,在2018年重新收敛。
房地产市场自身周期与政府调控让房企不断地进行着优胜劣汰。以往行业中存在TOP200的概念,而如今TOP100才称得上具备一定规模的房企。2018年,房企销售业绩继续大幅增长,三家龙头房企突破5000亿销售额关卡,更有17家房企达到千亿规模,蓄势冲击千亿的房企也不在少数,TOP20房企销售额合计已达到4.3万亿。房地产行业集中度相应地快速提升。TOP100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5.5%。而从各级梯队的门槛来看,销售门槛提升显著。规模房企内部也已经分化许久,强者恒强,甚至是“大象”跑的比“兔子”快。前列门槛的提升速度远远快于后排门槛的提升速度,TOP100的门槛甚至3年几乎无变化。
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强调“因城施策”和“因地制宜”,政策上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政策层面分为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放松调控的地区和政策加码的地区。人才落户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促进了人口,尤其是青年优质劳动力进一步向二线城市聚集,尤其是武汉、南京、成都、西安、天津等高校密集的城市,人才落实政策的效果非常明显,当地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同时,本轮房价的上涨已由传统的东北沿海区域拓展至全国范围,西部以及东北区域的房价也出现了较快的上涨。房地产行业现状分析,在2018年以来新增调控的城市中,也充分体现了“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政策导向,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加强调控政策的力度。
结合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仍然偏紧的政策环境,商品房销售增速预计仍处于逐步向底部靠拢的阶段,预计限制购买行为本身也助长了潜在需求尽早购买的想法。同时也要防止快速下跌,保持市场整体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最佳的选项。